聯(lián)系我們
紅色教育的課堂 · 思想鍛煉的熔爐
聯(lián)系人:葉主任
電 話:18079690009
Q Q:645260548
郵 箱:645260548@qq.com
地 址:上海市奉賢區(qū)望園路1698弄31號22幢4層4187室
賀晉年消滅“四大旗桿”
1946年3月,陜甘寧晉綏聯(lián)防軍警備第三旅兼三邊警備司令員賀晉年調(diào)任東北民主聯(lián)軍合江軍區(qū)司令員,奉命前往東北指揮部隊剿匪。
當時,合江匪患極為嚴重,其中,謝文東、李華堂、張雨新、孫榮久4支頑匪勢力最大,號稱合江“四大旗桿”。
賀晉年上任伊始,土匪就給想他來個“下馬威”。1946年8月15日,佳木斯各界群眾集會慶祝抗戰(zhàn)勝利一周年,公審7名日偽罪犯。當罪犯被押入會場正在宣判時,突然,土匪的子彈射向主席臺,賀晉年身邊的警衛(wèi)員中彈倒下,集會群眾在慌亂中被踩傷,有的被流彈擊中。
騷亂平息后,賀晉年拿到一張反動傳單,上面寫著“賀晉年當心吃‘花生米’”。接著,土匪又接連血洗了蘿北和依蘭兩座縣城,包括蘿北縣長在內(nèi)的20多人被槍殺。
土匪如此囂張,賀晉年勃然大怒。他到三五九旅借調(diào)了一個騎兵團、一個步兵團增援,成立合江剿匪總指揮部,他任總指揮,三五九旅副旅長譚友林任副總指揮。
在合江土匪中,謝文東為“四大旗桿”之首,賀晉年決定首先打掉他。此前剿匪多采用大部隊進剿戰(zhàn)術(shù),賀晉年提出了“小分隊進剿”的策略,這便是《智取威虎山》中“小分隊”的來歷。一支支的精干小分隊開進了老爺嶺,分頭出擊;同時指揮剿匪部隊靈活機動地采取“楔子”“釘子”“錐子”戰(zhàn)術(shù),把老爺嶺東北部劃為6個片區(qū),每個片區(qū)插上一個營的“楔子”;每個片區(qū)在土匪經(jīng)常出沒的路口,派小分隊駐扎下來,釘上“釘子”,形成首尾呼應的長蛇陣,并在牡丹江各渡口派重兵把守;再派若干精悍小分隊像“錐子”一樣分路扎進老爺嶺,頂風冒雪,橫“扎”直“錐”,發(fā)現(xiàn)匪跡,猛撲快打。在“三子”戰(zhàn)術(shù)的打擊下,各路股匪給養(yǎng)被切斷,路口被堵死,彈盡糧絕,惶惶不可終日,紛紛投降自首。
賀晉年還要求各小分隊放手發(fā)動群眾,廣泛查找土匪的蹤跡,查找土匪的密營和糧食藏匿點,查到一處搗毀一處。沒了糧、沒了窩的土匪,成了一群沒頭蒼蠅四處亂竄。
賀晉年親率一支部隊翻山越嶺追剿土匪。他同戰(zhàn)士們一樣,懷揣大餅、咸菜,追匪途中餓了,玉米面大餅就著咸菜疙瘩邊啃邊追。一次在過牡丹江時,他騎的棗紅馬因疲勞過度,馬失前蹄,載著賀晉年跌入冰窟窿,所幸身邊警衛(wèi)員敏捷地將他救起,馬卻被江流卷走。
賀晉年累病了,發(fā)起高燒。警衛(wèi)員要送他回佳木斯養(yǎng)病,他堅決不同意,說:“要使土匪累得趴在地上,我們就要有不怕累得吐血的精神才行!”
土匪被賀晉年的剿匪部隊追得如喪家之犬,餓得跑不動了,紛紛舉手投降。賀晉年判斷謝文東為了活命一定會伺機逃過牡丹江,就派出小分隊化妝在牡丹江各渡口蹲守。1946年11月20日,小分隊將無路可逃的謝文東生擒。
謝文東被打掉后,合江土匪一聽到“賀晉年”三字,就望風而逃。賀晉年指揮剿匪部隊乘勝追擊,又抓獲了李華堂、張雨新、孫榮久3大匪首,連根拔掉了“四大旗桿”,徹底肅清了匪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