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d="mkqas"><acronym id="mkqas"></acronym></menu>
  • <delect id="mkqas"><td id="mkqas"></td></delect>
  •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史海回眸
    • 中興通訊黨委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基層黨組織書記培訓班(嘉興二期)中興通訊黨委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基層黨組織書記培訓班(嘉興二期)
    • 中鐵電氣化局集團西安公司主題教育實地研學培訓班中鐵電氣化局集團西安公司主題教育實地研學培訓班
    • 上海民航“學思賤悟新思想,凝心鑄魂強根基,踔厲奮發(fā)新征程”主題活動上海民航“學思賤悟新思想,凝心鑄魂強根基,踔厲奮發(fā)新征程”主題活動
    • 河北某單位團委2023年度團青專題培訓班河北某單位團委2023年度團青專題培訓班

    聯系我們

    紅色教育的課堂 · 思想鍛煉的熔爐

    聯系人:葉主任

    電 話:18079690009

    Q Q:645260548

    郵 箱:645260548@qq.com

    地 址:上海市奉賢區(qū)望園路1698弄31號22幢4層4187室

    英雄的村莊永不沉沒

    文章來源:湖南日報 瀏覽次 2019-08-22 00:00:00

    新中國成立后,資興縣政府在厚玉鄉(xiāng)布田村修建的布田革命烈士紀念塔。(資料圖片)通訊員翻拍

    1928年7月25日至8月2日,紅軍從郴州退至布田村休整時,朱德住房遺址。(資料圖片)通訊員翻拍

    朱德和夫人伍若蘭被安排住進了貧苦農民樊好翠家中,宛若一家人。(畫作)王躍華翻拍

      “布田山啊布田江,青山起舞水歡唱。打起鼓來敲起鑼,歡迎紅軍朱軍長。打倒土豪分田地,村里村外紅旗揚。貧困農民要翻身,跟著紅軍上井岡……”

      8月13日,資興市興寧鎮(zhèn)布田革命事跡陳列館,72歲的黎金山老人正在給前來參觀的游客唱著當年的革命歌謠。低沉宛轉的歌聲透出歡欣之意,老人的眼角卻不知不覺掛上了淚滴。

      布田,是一個英雄的村莊。這里曾軍旗招展,是朱德的整軍之所,也是“八一”南昌起義后的首慶之地;這里,曾經血腥遍地,107名革命干部和群眾在這里英勇犧牲。黎金山老人,正是當年犧牲的英烈后人。

      翻開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血色的軍旗仿佛仍在烽煙彌漫中獵獵飛舞……

      ◎紅軍來村里休整,村民家家戶戶拆木門搭浮橋

      1928年7月24日,時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軍長的朱德奉命率紅第28團、29團攻打郴州,并于中午時分占領郴州。當晚,國民黨范石生部4個團發(fā)起反撲圍攻。

      “當時范石生部人數、裝備占很大優(yōu)勢,徹夜血戰(zhàn)后,紅軍寡不敵眾。”郴州市黨史研究員李宙南介紹,朱德率紅第28團和特務營成功突圍;紅第29團則只有團長胡少海、黨代表龔楚率領的團部和蕭克率領的第7連100余人成功撤出,其余向南散去。

      戰(zhàn)斗先勝后敗。經率部參戰(zhàn)的資興縣委和資興獨立團負責人黃義藻、李奇中、袁三漢等人提議,朱德、陳毅率部退駐到資興縣厚玉鄉(xiāng)(今資興市白廊鎮(zhèn))布田村整軍。

      布田村位于資興縣城南10公里,人口1000余人,早在大革命時期就建立了農民協(xié)會,是有名的紅色革命堡壘。湘南起義后,布田村有100余名農民赤衛(wèi)隊員隨湘南起義軍上了井岡山,后又回到資興龍溪打游擊。

      得知親人紅軍要來村里整軍,布田人民個個喜笑顏開。

      1928年7月25日,資興赤衛(wèi)隊隊長黎龍恩率全體隊員到村口迎接紅軍的到來。進入布田村要橫渡村前300多米寬的資興江(東江上游)。李宙南告訴記者,當時朱德帶領的部隊有1000多人,江面上只有一條民用渡船,一次只能乘坐10多個人,往返一趟要半個小時左右,渡完1000多人,得2天多時間。

      怎么過江?為方便紅軍盡快過江進村休整,布田村民家家戶戶撬樓板、拆木門、扛木料,不到半天就在河面上架起一座浮橋?!澳菚r我伯父和我父親都是10多歲的少年,兄弟倆拆了家中的兩扇門板,用于搭建浮橋迎接紅軍過江。”今年64歲的布田革命老區(qū)事業(yè)管理協(xié)會會長黎泗忠說,朱德及夫人伍若蘭住進布田貧苦農戶樊好翠家中后,黎泗忠的父親兄弟倆天天上山砍柴,送到樊好翠家中給朱德和伍若蘭用。

      紅軍一過江,村民們立即將浮橋拆除,防止追兵進村。婦女們則一個個都在家礱谷舂米洗菜做飯,騰房屋、護傷員,熱情接待進駐的紅軍部隊。黎泗忠告訴記者,紅軍撤離時,伍若蘭將一件藍布大褂送給黎泗忠喪偶的奶奶。這件藍布大褂此后被當做傳家寶,一代代傳給黎泗忠的妻子。2011年黎泗忠的妻子將其捐贈了出來。這件現珍藏在布田革命事跡陳列館中的藍布大褂,猶如汝城縣沙洲村的“半條被子”故事,溫暖了無數百姓。

      ◎離別之際,布田人民將籌集到的糧食送給紅軍

      朱德的部隊在布田休整期間,布田村村民還和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資興游擊獨立團的戰(zhàn)士們一起,四處打探敵情,收容部隊失散人員;前往周邊的舊縣、渡頭、坪石等地打土豪、斗劣紳,為部隊籌集資金;攻入資興縣城,打開糧倉為紅軍籌集糧草。

      “部隊進駐布田后,最重要的任務是整軍?!崩钪婺辖榻B,布田整軍主要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他們先動員村民,將60多名傷員抬到百里外的龍溪、連坪等游擊區(qū)療傷,直到養(yǎng)好傷后重返井岡山。

      “轉移傷員后,朱德等緊接著肅清部隊里的叛徒?!崩钪婺辖榻B。1928年7月24日在郴州戰(zhàn)斗最激烈的時候,紅四軍第28團三營副營長戴承炳帶領一個排擅自撤出陣地,向敵方跑去,企圖叛變投敵。這個排的排長察覺他的意圖后,中途把這排人帶了回來,戴承炳的陰謀才未得逞。整軍期間,戴承炳的叛變行徑被公之于眾,并被處決。

      為重整旗鼓,朱德和陳毅對部隊進行整頓。29團因只剩下100余人,該建制撤銷,余下官兵合并到28團。部隊每天上午操練,下午幫村民做農活;晚上學習軍事理論,開會討論分析此次軍事行動得失,總結經驗。伍若蘭還帶領幾名宣傳員在村里的墻上書寫大量的宣傳標語,發(fā)動群眾參軍等。

      “我母親樊好翠雖是布田貧苦農民,但有幸成為了朱德、伍若蘭的房東?!苯衲?2歲的黎群回憶道,她母親曾多次跟他說,朱德等人經常在晚飯后,到村里的學堂開會,或者研究軍事,或者學習軍事理論。布田學堂三面是田,一面靠山,很安全。

      1928年8月1日,恰逢南昌起義一周年紀念日。當天早上8時左右,布田村后的一塊大草坪上,人頭攢動,軍旗獵獵。朱德、陳毅在這里召開了簡樸而隆重的南昌起義周年紀念大會。

      這是我黨我軍召開的第一個“八一”紀念大會。

      紀念大會由陳毅主持,朱德在會上做了激情洋溢的演講。資興、汝城、桂東的黨組織、游擊隊負責人和布田村的村民代表黎芬也先后登臺講話。數千軍民掌聲雷動,一片歡騰。

      演講中,朱德回顧了南昌起義和井岡山會師的戰(zhàn)斗歷程,講述了自己3次來到資興,和資興黨組織、游擊隊開展革命的斗爭經歷,還特別盛贊布田村人民“為我軍護傷員、籌糧草、探敵情,日夜辛勞幫助我軍搞好休整。這種幫助與擁護,穩(wěn)固了軍心,增強了紅四軍的志氣與信心,對革命前途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布田的這種貢獻,我黨我軍將切記不忘……”

      8月2日清晨,朱德、陳毅率領休整了幾天的部隊離開布田,經桂東回師井岡山。離別之際,布田人民扶老攜幼送別親人,并將多方籌集到的一批糧食送給紅軍。

      飛舞長空的軍旗,再次見證了布田人民與紅軍依依惜別的深情。

      1933年7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中國人民解放軍前身)成立紀念日,每年8月1日開展紀念慶?;顒印?/p>

      ◎布田村現沉入了湖底,但英雄的精神永不沉沒

      然而,布田人民與紅軍魚水情深,正是國民黨反動派的痛恨之源。紅軍一走,布田村就遭受滅頂之災。

      9月17日(農歷八月初四),國民黨第8軍第2師王兆英團糾集地方武裝共計3000余人,分4路趁夜包圍布田村莊。拂曉,敵軍闖入村莊,見門就砸,見人就殺,見財物就搶,見房屋就燒,奸淫擄掠,無所不為。頓時,男人的怒吼聲,婦女小孩的哭叫聲,敵人的槍彈聲,房屋的崩塌聲,交織在一起。一個有著400多年歷史的繁華村落,瞬間變成人間地獄。村門前、天井邊、路旁等到處是死尸。僅村前的一丘田里,就橫尸37具。

      “僅當天,全村就有600多間房子被燒毀,87名革命干部和群眾被殺;加上隨后被燒的房屋和被殺的革命干部群眾,布田村共有1000余間房子被燒成廢墟,107人遇難。”資興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袁劍霖介紹,此次浩劫,史稱“布田八·四慘案”。

      屠殺撲滅不了革命的火種,鮮血更加激起革命的斗志。在杜修經、唐天際、黃義藻、陳奇等人的領導下,更多的布田兒女參加了游擊隊,把游擊區(qū)變成了敵人的墳場。黎晉文、黎龍恩、黎守安等30多名布田兒女,將熱血灑在了龍溪游擊區(qū)的深山老林里……毛澤東在《井岡山的斗爭》一文中,也對“以龍溪十二洞為中心的湘南特委”領導的游擊戰(zhàn)爭予以了高度評價。

      新中國成立后,朱德同志于1950年11月給布田人民寫信說:“你村1928年為我軍休整,護傷員、籌軍糧,作出重大貢獻。后被焚毀,遭屠殺,仍堅持斗爭,這是值得欽佩的,望你們發(fā)揚革命傳統(tǒng),爭取更大光榮?!贝迕駛兙奂谝黄穑犠R字的干部反復宣讀來信,泣不成聲地說:黨沒有忘記我們!新中國沒有忘記我們!朱德軍長沒有忘記我們!

      歷史不會被忘記。1965年,資興縣委、縣政府撥款在布田村修建革命烈士紀念塔,塔內安放百余名布田烈士的遺骨供后人瞻仰紀念?!?965年至1976年期間,我任布田大隊大隊長?!苯衲?2歲的駱道英告訴記者,她帶領村民用當時資興縣委、縣政府撥付的資金,修建了布田革命烈士紀念塔,并把百余名烈士的遺骨從土中取出,親手安置到塔內。

      斗轉星移,時光荏苒。1986年7月,為支持國家重點工程――東江水庫建設,布田人民顧大局,舍小家,離別故土,舉村搬遷到如今的興寧鎮(zhèn)重建家園。英烈們的遺骨也搬遷到新建的資興革命烈士紀念塔內重新安置。后來,資興市委、市政府又專門撥款在布田新村新建了布田革命事跡陳列館,紀念這段光榮的歷史。

      “英雄的村莊永遠沉入了湖底,但英雄的精神永不沉沒!”資興市委書記黃崢嶸感慨地說,無論是戰(zhàn)爭年代,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還是改革開放時代,布田人民永葆英雄本色。

      布田革命事跡陳列館里,黎金山老人久久地撫摸著那面略顯陳舊的軍旗,深情地說,90多年過去了,如今,這里和資興革命烈士紀念塔都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他也成了陳列館里的義務講解員。每年清明、“七一”“八一”“十一”等節(jié)日前后,都有大批的黨員干部、學生和群眾自發(fā)來到這里,感受炮火中布田人民的赤誠之心與紅色信仰,緬懷革命先烈,傳承革命精神,汲取不忘初心、繼續(xù)前行的強大動力。

    亚洲专区日本专区,亚洲中文字幕tⅴ,国产亚洲欧美日韩三级,亚洲制服丝袜无码
  • <menu id="mkqas"><acronym id="mkqas"></acronym></menu>
  • <delect id="mkqas"><td id="mkqas"></td></del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