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d="mkqas"><acronym id="mkqas"></acronym></menu>
  • <delect id="mkqas"><td id="mkqas"></td></delect>
  •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史?;仨?/a>
    • 中興通訊黨委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基層黨組織書記培訓班(嘉興二期)中興通訊黨委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基層黨組織書記培訓班(嘉興二期)
    • 中鐵電氣化局集團西安公司主題教育實地研學培訓班中鐵電氣化局集團西安公司主題教育實地研學培訓班
    • 上海民航“學思賤悟新思想,凝心鑄魂強根基,踔厲奮發(fā)新征程”主題活動上海民航“學思賤悟新思想,凝心鑄魂強根基,踔厲奮發(fā)新征程”主題活動
    • 河北某單位團委2023年度團青專題培訓班河北某單位團委2023年度團青專題培訓班

    聯系我們

    紅色教育的課堂 · 思想鍛煉的熔爐

    聯系人:葉主任

    電 話:18079690009

    Q Q:645260548

    郵 箱:645260548@qq.com

    地 址:上海市奉賢區(qū)望園路1698弄31號22幢4層4187室

    陳望道與“新舊”中華藝術大學考

    文章來源: 瀏覽次 2023-12-15 12:32:53
    來源:文匯報 作者:周曄

    陳望道與中華藝術大學的關系,在此前的黨史、國史文獻及研究中并不十分清晰,學者們大多沿用鄧明以著《陳望道傳》:“中華藝術大學正式成立于1929年”“大革命失敗后,陳望道又接受地下黨組織的委派,于1929年至1930年出任中華藝術大學校長一職”的說法。2020年6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陳望道舊居)黨員志愿服務隊師生回信,勉勵師生繼續(xù)講好“老校長陳望道追尋真理的故事”。為此,有必要結合史料對有關史實加以厘清,為進一步研究陳望道同志追尋真理的歷程和精神品格、講好這位傳播馬克思主義先驅的故事提供堅實基礎。

    陳望道與上海藝大結緣

    中華藝術大學最早可以追溯到1919年6月創(chuàng)辦的上海藝術師范??茖W校;1923年,該校更名“上海藝術師范大學”;1925年,該校與東方藝術專門學校合并,成為上海藝術大學。

    新的上海藝術大學以周勤豪為校長,設繪畫、音樂、藝術教育等系,西洋畫教師有豐子愷、陳抱一、丁衍鏞、關良等人。周勤豪是劉海粟的姐夫,也是關良的同學。據關良回憶,上海藝術大學初張時,周勤豪通過他邀請業(yè)己“左轉”的創(chuàng)造社才子郭沫若來擔任文學部主任,郭沫若遂將陳望道、馮乃超、鄭伯奇等幾位學者引入學校教書,使得陳望道先是與上海藝大結緣。1925年7月19日《申報》一則報道《(上海)藝術大學歡迎新校長吳稚暉》就記錄:“陳望道代表全體教職員陳述歡迎新校長之熱忱”。是年,“五卅”運動爆發(fā),周勤豪與原上海藝術師范大學的主辦人吳夢非矛盾激化,周勤豪開除“親吳派”,學校內部斗爭激烈,遂有部分學生建議陳望道出來主事、另組新校,這也就是中華藝術大學。

    111_副本.jpg

    位于多倫路的中華藝術大學舊址。資料照片

    中華藝術大學于1925年12月31日正式開課。12月30日《申報》報道說:“上海藝術大學一部分教職員應學生羅通儀之請求,于日前組織中華藝術大學,校址即在80余學生所住之閘北青云路廣益里暫用,昨日已經第一次委員會決議定于明日開課云。”同日《新聞報》關于中華藝大成立的公告,則將該校管理體制說得更清楚:“校中實行委員制,不設校長,即以行政委員治校,現在我們委員,已經推定陳望道、陳抱一、丁衍鏞、黃鳴祥、王陶倩,職員亦已舉出委員會主席陳望道,秘書兼教務主任丁衍鏞……”中華藝大前期設有:文學科中國文學系,主任陳望道;繪畫科西洋畫系,主任陳抱一;藝術教育科,主任丁衍鏞;還設有中國畫系、音樂系、圖畫手工系,后增設新聞系、英文學科、圖案科等。盡管中華藝大科系多元,但西洋畫系無疑成果最為卓著,如近代畫家關紫蘭先生便是該校西畫系1927年畢業(yè)生,關先生的畢業(yè)證書是年6月10日由陳望道以中華藝術大學主席的名義親自簽發(fā)。對這一時期的中華藝術大學,陳抱一評價道:“中華藝大的風氣,卻被認為是當時一種進展的革新主潮。對于當時的洋畫倡導,注入了多大的生氣,而無形中也形成了一個新的起點。”為進一步發(fā)展校務,中華藝大于1927年9月添聘徐悲鴻為西畫兼理論教授。1928年1月起,陳望道圍繞籌建書鋪、創(chuàng)辦雜志與當時正在南洋的汪馥泉頻頻書信來往,半年后大江書鋪正式開業(yè),沈端先(即夏衍)從日文轉譯的高爾基名著《母親》等便是在該書鋪印刷發(fā)行的,由此夏衍便與陳望道進一步熟識。

    “左翼”與“新的中華藝術大學”

    既然中華藝術大學1925年底就已成立,且陳望道一開始就擔任該校主席,為何鄧明以先生在《陳望道傳》中持文初觀點呢?筆者認為,自1925年底創(chuàng)立到1930年夏被查封,中華藝術大學未停辦過,因而中華藝大“成立于1929年”是不準確的,只是作為規(guī)模不大的私立高校,受教員流失等的影響,到了1929年辦得不那么景氣;陳望道領導中華藝術大學的身份始終未變、無論是行政委員會主席還是校長,并非1929年才開始執(zhí)掌中華藝大。根據1929年革命斗爭形勢的需要和黨對文藝文化戰(zhàn)線領導權的認識深化,當時由周恩來、潘漢年等領導且在“地下”工作的中央文委為領導文化運動,秘密委派“左翼”、特別是黨的文藝骨干夏衍等一批黨員干部入職中華藝術大學,使得中華藝術大學的校務漸漸由一批“左翼”教職工接管,再加上陳望道同志一生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的大力支持和保護,遂使得這所學校實際上被中國共產黨“接辦”;同時1929年2月18日《申報》刊發(fā)《中華藝大遷移》消息,由于原有校舍(1927年3月18日學校曾在《申報》刊發(fā)過一次遷址公告:3月10日搬至“江灣路花園街新建高大洋房開學”)不敷擴充,校址再次遷到北四川路的竇樂安路。彼時陳望道經營大江書鋪的所在,就是“左聯”魯迅、馮雪峰、柔石等曾居住過的景云里,離開中華藝術大學僅數十米,后者很自然成為這批“左翼”革命者活動的場所……這一系列外部和內在的變化讓中華藝大仿佛贏得了“新生”,故而出現了本文需要考辨的論題。周維強先生在他所著的《太白之風——陳望道傳》中雖然也沿用陳望道后來“被中共組織看重,請來做校長”的說法,但將該校表述為“新的中華藝術大學”,突出中共有意識地派人介入校務后的新舊變化,是經得起推敲的。

    不參加“左聯”的“左聯”成員

    鄧著《陳望道傳》專門提及:1930年2月至3月間,魯迅曾三次應陳望道的邀請,前往中華藝大演講,強調“左聯”的重要領導人、黨內優(yōu)秀作家夏衍是在1929年擔任該校的教務長并兼任了中國文學科主任,“負責中華藝大的日常行政事務工作。西洋畫科主任為許幸之”。1929年9月10日《申報》一則關于中華藝術大學開學的報道中,陳望道的名字也與“左聯”幾位發(fā)起人并列出現了?!渡虾C佬g志》(第四編)記載:鄭伯奇、彭康、馮乃超、李初梨、朱鏡我、李鐵聲、王學文、錢杏邨(阿英)、沈起予、沈葉沉(沈西苓)、王一榴(王敦慶)、盧炳炎、徐悲鴻、洪野等都在該校任教——這個名單幾乎就是后來“左聯”的首批成員。

    由于左翼力量在學校逐漸占了優(yōu)勢,學生紛紛慕名而來,中國公學和復旦大學的學生,也都趕來中華藝大旁聽。在校長陳望道的支持下,中華藝大的政治氣氛非常活躍,師生們經常深入到工廠、社會中去發(fā)動各種運動,投入各項社會改革。大革命失敗后,要在國民黨統治區(qū)舉行三四人以上的集會非常困難,而中華藝大卻是當時能夠舉行半公開活動的極少數的幾所學校之一。因此,這兒又一度成為上海大專學校進步師生活動集會的場所,成為20世紀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左翼文藝運動的中心,也為”左聯”在此成立奠定了重要的基礎。陳望道雖然是這場運動的支持者和參與者,卻沒有加入“左聯”,鄧明以先生認為這原是地下黨組織在對敵斗爭中堅持的一種策略,目的是為了把大批愛國民主人士團結在自己周圍。馮雪峰曾講過,葉圣陶、陳望道、鄭振鐸、傅東華,還是保持表面中立態(tài)度好,“便于聯系一些人”。更重要的是,望老多次表示:“信仰共產主義終身不變。”——堅定的理想信念使他成為一名“不參加‘左聯’的‘左聯’成員”。

    進步師生較為公開的革命活動,很快遭到當時反動當局的絞殺。1930年5月24日,中華藝術大學就被反動當局查封了,此后雖與當局斗爭了數月且是年8月,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成立后的總部也設在這里,但學校很快還是難逃當年停辦的厄運,陳望道由此也不再有該校的任何頭銜了。

    在各個歷史年代,無論望老身份如何,他始終踐行著“活著一天就要為黨工作一天”的座右銘。

    222_副本.jpg


     
    亚洲专区日本专区,亚洲中文字幕tⅴ,国产亚洲欧美日韩三级,亚洲制服丝袜无码
  • <menu id="mkqas"><acronym id="mkqas"></acronym></menu>
  • <delect id="mkqas"><td id="mkqas"></td></del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