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tài)
聯(lián)系我們
紅色教育的課堂 · 思想鍛煉的熔爐
聯(lián)系人:葉主任
電 話:18079690009
Q Q:645260548
郵 箱:645260548@qq.com
地 址:上海市奉賢區(qū)望園路1698弄31號22幢4層4187室
以“嚴實新”勁頭抓好黨員教育培訓
文章來源: 瀏覽次 2020-02-28 13:14:16
黨員是黨的肌體的細胞,黨員教育培訓是黨的建設的基礎性經(jīng)常性工作,承擔著補鈣壯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務。近日,中央辦公廳印發(fā)了《2019—2023年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guī)劃》(以下簡稱《規(guī)劃》),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黨員教育培訓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加強新時代黨員教育培訓,要深入學習領會,吃透《規(guī)劃》精神,在“嚴、實、新”上下功夫、見實效。
以“嚴”的標準把黨員教育培訓抓緊抓實。嚴出戰(zhàn)斗力,帶出好風氣?!兑?guī)劃》以建設“四合格”黨員隊伍為目標,即政治合格、執(zhí)行紀律合格、品德合格、發(fā)揮作用合格,這一點與《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是一脈相承的。推進黨員教育培訓,首先要明晰目標、清楚意義,然后才是找到路徑和突破口的問題。理論創(chuàng)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要跟進一步。從這個意義上來看,《規(guī)劃》向外界傳遞的首先是“嚴”的信號,將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教育擺在最突出位置,結合黨員日常教育管理嚴格抓好落實,持續(xù)推動學懂弄通做實;堅持黨的一切工作落實到支部,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等制度,激活每名黨員,讓每個細胞都發(fā)揮作用。
以“實”的要求把黨員教育培訓落細落小。腳踏實地方能出成果、見實效?!兑?guī)劃》中著墨較多的一處,便是結合不同領域和群體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黨員教育培訓。在筆者看來,這不僅契合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理論邏輯,更是讓黨員教育培訓“活”了起來。通過突出需求導向,針對不同領域的特點,有重點地加強教育培訓,確保黨組織開展的教育培訓始終“適銷對路”;通過建強師資、完善課程,變“一鍋煮”為“菜單式”教育,切實增強黨員教育培訓實效;通過緊貼不同群體黨員,在結合上下功夫,實現(xiàn)組織推動和個人主動相統(tǒng)一,確保黨員教育培訓始終落得下去、生得了根,得到各方認同。
以“新”的方式把黨員教育培訓深化細化。“不解決船和橋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敝v好黨建故事方能傳得更遠。在新媒體時代,爭奪眼球的競爭愈發(fā)激烈,如果不注重形象包裝和自我宣傳,是難以脫穎而出的。對于黨員教育培訓而言,同樣需要借助新媒體傳播優(yōu)勢,以期實現(xiàn)更有效的傳播?!兑?guī)劃》專門提到“創(chuàng)新運用信息化手段”,通過整合資源、搭建平臺,旨在探索適應信息化發(fā)展趨勢和受眾特點的教育培訓有效方式,這是大勢所趨、勢所必然。此外,很重要的一點,便是將信息化手段為我所用,避免了為學習而學習、為培訓而培訓,注重運用大數(shù)據(jù)對黨員學習情況進行動態(tài)分析、精準推送,這在以往的政策文件中是不多見的,也揭示了推進信息化與基層黨建深度融合的必然趨勢。
以“嚴”的標準把黨員教育培訓抓緊抓實。嚴出戰(zhàn)斗力,帶出好風氣?!兑?guī)劃》以建設“四合格”黨員隊伍為目標,即政治合格、執(zhí)行紀律合格、品德合格、發(fā)揮作用合格,這一點與《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是一脈相承的。推進黨員教育培訓,首先要明晰目標、清楚意義,然后才是找到路徑和突破口的問題。理論創(chuàng)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要跟進一步。從這個意義上來看,《規(guī)劃》向外界傳遞的首先是“嚴”的信號,將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教育擺在最突出位置,結合黨員日常教育管理嚴格抓好落實,持續(xù)推動學懂弄通做實;堅持黨的一切工作落實到支部,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等制度,激活每名黨員,讓每個細胞都發(fā)揮作用。
以“實”的要求把黨員教育培訓落細落小。腳踏實地方能出成果、見實效?!兑?guī)劃》中著墨較多的一處,便是結合不同領域和群體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黨員教育培訓。在筆者看來,這不僅契合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理論邏輯,更是讓黨員教育培訓“活”了起來。通過突出需求導向,針對不同領域的特點,有重點地加強教育培訓,確保黨組織開展的教育培訓始終“適銷對路”;通過建強師資、完善課程,變“一鍋煮”為“菜單式”教育,切實增強黨員教育培訓實效;通過緊貼不同群體黨員,在結合上下功夫,實現(xiàn)組織推動和個人主動相統(tǒng)一,確保黨員教育培訓始終落得下去、生得了根,得到各方認同。
以“新”的方式把黨員教育培訓深化細化。“不解決船和橋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敝v好黨建故事方能傳得更遠。在新媒體時代,爭奪眼球的競爭愈發(fā)激烈,如果不注重形象包裝和自我宣傳,是難以脫穎而出的。對于黨員教育培訓而言,同樣需要借助新媒體傳播優(yōu)勢,以期實現(xiàn)更有效的傳播?!兑?guī)劃》專門提到“創(chuàng)新運用信息化手段”,通過整合資源、搭建平臺,旨在探索適應信息化發(fā)展趨勢和受眾特點的教育培訓有效方式,這是大勢所趨、勢所必然。此外,很重要的一點,便是將信息化手段為我所用,避免了為學習而學習、為培訓而培訓,注重運用大數(shù)據(jù)對黨員學習情況進行動態(tài)分析、精準推送,這在以往的政策文件中是不多見的,也揭示了推進信息化與基層黨建深度融合的必然趨勢。